军事-BOYINGTE.MENGHEZI.COM域名出售

你好,“红蝴蝶”——1600吨架梁吊机顺利整体转场

2023-11-21 00:00:00

转自:中工网

原标题:你好,“红蝴蝶”——1600吨架梁吊机顺利整体转场
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范存欣 完颜亮

日前,太阳逐渐高升,随着大雾的散去,只留下一条薄薄的“纱巾”。那一抹红渐渐从朦胧中裸露出来,1600吨架梁吊机像一只美丽的“红蝴蝶”静静落在巨大的甲板上,她即将“飞上”导梁,开始下一段旅程。

“起吊姿态监控人员做好准备,测量、测量,准备好没有,要开始观测架梁吊机上下游起升的同步性,随时汇报数据。”架梁吊机整体转场总指挥姜明松在对讲机里问到。

在收到各方确认的回复后,正式下达起升指令,架梁吊机在两艘1000吨浮吊的共同提升下缓缓起升。

“为了保证起吊过程中架梁吊机的整体姿态,我们采用了两套监控系统,一是采用信息化技术,成立专门的转运指挥中心,联合监控单位,在架梁吊机上安装了姿态监测倾角仪,获取架梁吊机空间姿态,凭借实时反馈的架梁吊机水平和竖向倾角数据,指导调整浮吊站位、吊钩起升高度,在即将到倾角达预警值时及时调整,保证架梁吊机水平和竖向倾角在安全范围内;同时我们还采用了传统的监控手段,在架梁吊机上下游位置分别安装观测棱镜,通过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,对信息化监控数据进行互相校核。”中铁大桥局G3项目部一分部总工程师宋海涛说。

按照原先方案,1600吨架梁吊机完成南岸钢梁架设后,解体成单个杆件运输至北岸,再在导梁上进行散拼,这样工人施工危险性非常高、安全风险点多、拆除和安装工期长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项目部与中铁九桥、中铁大桥局设计分公司多次研讨,最终确定了在拆除架梁吊机吊具等部分配件后,主体结构整体转运的方案,从而有效保证了施工工期与工序衔接的流畅性。

在7月份确定大方案后,由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郭尚谦牵头,组织设计分公司G3项目负责人何明辉以及分部人员对方案进行细化。“一个长57.05米、宽36米、高25.92米、自重达820多吨的大家伙,要用两台浮吊抬吊,同步性不好控制呀!整体起吊风险大啊!”“你这么多船在一起作业,进场顺序、抛锚定位要考虑很多因素,到时候组织难度大!”“桥位水域船流量大,还受老桥航道影响,提前跟海事做好沟通!”“直接起吊架梁吊机架体肯定受不了!”……面对不断的质疑声,方案组人员逐个击破,从对浮吊的选型、浮吊和运输船进场抛锚站位,到架梁吊机拆除安装施工步骤,再到架梁吊机重心计算、架体加固、吊点设置、上下游同步监测、空间姿态监测等各个重难点进行研究,不断优化完善方案。

最终在10月底经过多次内部研讨会、6次海事对接会、3次专家评审会,根据各方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,并进行模拟演练,在11月6日正式开始实施。

1个月前,在方案组进行幕后推演的时候,身处一线的技术人员也在为架梁吊机的安装紧锣密鼓的筹备着。为确保导梁拼装的顺利,导梁拼装前对节段拼装顺序及每根杆件的起吊都进行了详细的比画。“架梁吊机运过来之后要放在导梁上面,现在留给我们拼装导梁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了,导梁拼完之后还需要在尾端进行一个压重,时间紧任务重。”3号主墩的技术负责人潘萌测量着导梁接头拼接板时说道。

最终导梁拼装完成仅用了25天时间,比原计划快了10多天,为架梁吊机安装准备工作加快进程。

回到起吊现场,架梁吊机已经起升到一定高度了。“架梁吊机目前抬头0.71°,鹰嘴高39.8厘米,水平方向无旋转。”桥科院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王伟负责架梁吊机转运的空间姿态监测,是架梁吊机整体起吊的安全卫士,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将在屏幕上通过数据显示出来。“目前抬头1.1°,62厘米了…73厘米…84厘米…快超过1米了,注意控制姿态。”……“降了,0.99°,55厘米…0.36°,20厘米,水平方向无旋转,两台浮吊就这样继续保持同步。”

“高度起升到位,停止起升,现在两台浮吊同步收锚向导梁上方移动。”总指挥下达下一步的指令。

架梁吊机在这两个“大力士”的抬吊下,这只美丽的“红蝴蝶”飞上天空,安安稳稳地落在导梁上,挺立且格外醒目。在这里,她将继续自己的使命,完成G3桥38片大节段钢梁架设的任务,为推动G3桥的建设进程献上自己的一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