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症孕妇被医生要求摘除子宫,院长突然冲进来:不用摘!我有办法
1964年,一名身患重症的孕妇正要进行手术,林巧稚拦下做手术的医生,说:“让她出院吧。”
孕妇董莉已经怀孕三个月了,她深深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平安降生。作为一个想当妈妈的普通女人,怀孕对董莉来说意义非凡。
她早已做好了当母亲的全套准备,孕期营养搭配,产检计划,产后照护方案都已经制定好了。
然而,就在最近一次产检中,医生却在她的子宫里发现了一个可疑的肿块。这个消息无疑给董莉的生活平添了一层阴影,她担心肿块会对胎儿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。
更令董莉感到绝望的是,在其他医院求助的医生给出的建议都十分残酷,要求立即切除董莉的子宫,舍弃胎儿,以保全董莉本人的安全。
对一个期待已久的孕妇来说,这样的建议无异于雪上加霜。董莉心如死灰,她在痛苦和绝望中度过了几日。
终于,董莉从朋友那里听说北京妇产医院有一位姓林的女医生,医术高超,曾救治过许多危急病人。
抱着最后一线希望,董莉来到了北京妇产医院,寻找林巧稚医生。原来,林巧稚医生目前是北京妇产医院的院长,在产科和妇科领域赫赫有名。
林巧稚医生亲切地接待了董莉,细心地询问了她的病情,并为她做了全面的体检。检查结果令林巧稚医生大吃一惊,她发现董莉身上出现了一种她未曾见过的病症现象。
为了弄清病因,林医生建议董莉在医院住院观察一段时间,以便进行进一步检查。
随后,林巧稚医生召集了医院所有的妇产科专家进行讨论,大家一致认为根据目前的检查结果,必须切除董莉的子宫,即使这样也无法百分之百保证母子平安。
林巧稚医生对这个结论感到非常疑惑,她在文献中查阅了大量资料,终于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治疗方案。
在第二天的专家会议上,林巧稚医生提出,不要急于给董莉进行手术,而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,她判断肿瘤可能并不是危险的病变。
这个大胆的意见立即受到在座专家的强烈质疑,但林医生解释道她有自己的考虑,希望大家给她一点时间验证。
会后,林巧稚医生来到董莉的病房,单独告知她自己的想法,并要求董莉每周来医院检查一次。为了照顾董莉的心情,林医生并没有说明病情的严重性,只是鼓励董莉保持乐观,严格按要求进行观察。
在之后的日子里,林巧稚医生一有时间就亲自为董莉检查身体,记录肿瘤的变化。六个月很快就过去了,董莉的预产期也近在眼前,但异常肿瘤仍然存在。
为了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,林巧稚医生决定在胎儿成熟之际进行剖宫产手术。
手术非常成功,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平安降生在这个世界。为了感谢林医生的救治之恩,董莉给孩子取名“念林”。
手术后林医生又给董莉做了身体检查,发现之前的肿块已经不翼而飞。原来,那只是妊娠期特有的暂时性生理反应,并非疾病或肿瘤。林巧稚医生松了一口气,她的大胆判断终于得到证实。
这一医疗案例后来被医学界认定为“蜕膜瘤”,会在孕期自行消退。林巧稚医生用她的聪明才智、宽广知识和大无畏精神,挽救了董莉和她腹中胎儿的生命。
她一生没有自己的子女,却救助过无数母子,被称作“万婴之母”,她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病人。
林巧稚医生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,成为医德的楷模。她说过一句名言:“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医治病人,只要我还活着,就永远在第一线为病患服务。”这句话成为她一生的信条。
发布于:山西